施一公:拿出经费,放开手脚,一定有人能做出划时代的研究

2023-07-28 05:35:10 来源:美辑科研


【资料图】

作者:施一公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西湖大学校长

来源:《中国教育报》

培养应对未来挑战的拔尖创新人才

西湖大学校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

施一公

我国有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和储备,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人员规模稳居世界首位,但实际创新能力和真正改变世界的颠覆性科技成果较少。我们需要认真思考,如何培养应对未来挑战的拔尖创新人才?在此提四点建议:

一是信任支持。要拿出一定经费,让科学家放开手脚,选择更冒险、更有挑战的研究方向,一定有人能做出划时代的研究。

二是重视青年。自然科学领域发明创造最佳时期是 25 岁到 45 岁,2000 年以后诺奖得主取得获奖成果平均年龄大约在 41 岁,这个年龄段是科研生涯中最富创造力的黄金时段。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,希望早发现早支持有突出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,给足机会、给足条件、给足待遇。

三是开放合作。从创新活动一般规律看,不同国家、地区、种族和文化的人聚在一起,能产生强烈思维碰撞,能带来催生创新的独特力量。大学应该成为中西方科技文明交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,探索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,营造包容多元的文化环境,让创新的火花持续迸发。

四是学科交叉。进入大科学时代,有组织科研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必由之路,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成为共识。想真正实现实质性学科交叉,体制机制性突破是必需的,除科研组织方式变革外,跨学科人才培养也应跟上。如果在主学科上少学几门课,用来学习跨学科课程,表面看似乎基础不够扎实,实际上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,培养出具有 " 跨界 " 思维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。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中公益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