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爆了热搜,扒开来缺是呻吟-世界新资讯

2023-06-21 15:36:33 来源:李莉爱美食

随着美军撤离,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权。


【资料图】

几乎天天在热搜可见。

有人疯狂逃离,有人慌张躲避。

也有人坦然面对,照常过日子。

人们对于阿富汗未来的担忧,主要还是因为塔利班这个组织多年来臭名昭著。

在各类文学、影视作品中都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。

其中最为出名的,恐怕还要数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·胡赛尼所著的《追风筝的人》。

对于鱼叔来说,印象最深的是故事的前半部分。

它为我们呈现了那个还未爆发战争时的阿富汗,一个有些浪漫,有些自由的和平国度。

与现在的面目完全不同,天翻地覆。

今天,鱼叔就来带大家回顾一下这部片。

或许能让你对这个国家的认识,多一个不同的视角。

先给大家说个冷知识:

这部影片的拍摄地,其实并不是在阿富汗,而是在中国。

由于连年的战乱,阿富汗的情况根本无法保证这样一部电影的正常拍摄。

不得已才在全球寻找和当年的阿富汗街景类似的地方。

最后,确定了中国新疆的喀什老城。

在片尾的致谢上,我们还能看到:

虽然拍摄地不「正宗」。

但风貌上,还是很还原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当年的市井风情。

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神秘国度的无限遐想。

故事开始于1978年。

主角阿米尔是喀布尔当地的一个富家少爷。

父亲是极有名望的富商,家境殷实。

因此,他可以住着由白墙包围着的精致大宅子,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。

阿米尔还有着一个只比他小一岁的仆人——哈桑。

因为年纪相仿,他们自然成了关系非常要好的玩伴。

他们一起读书,一起玩牌,一起看电影。

以及最重要的——

一起放风筝。

阿富汗人有着强烈的风筝情结。

对他们来说,放风筝还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「放」,而是更倾向于「斗」。

斗风筝,在阿富汗是非常古老的冬日风俗。

一般来说,比赛会从清早开始。

参赛选手会通过控制风筝线的方式,去割断别的风筝的线。

历经一番龙争虎斗,直到空中只剩下最后一只风筝在飞翔才会结束。

而对于获胜者来说,战败了的风筝是最好的战利品。

为了找到那不知飘向了何方的断了线的风筝,这时就需要「追风筝的人」出动了。

阿米尔虽然年龄不大,但在操纵风筝上颇有心得。

一招「猛升急降」的绝技总能让看客惊叫连连。

而哈桑则是同龄人中最好的「追风筝的人」。

即便是要穿过拥挤的人群或是闹市,也一定能把风筝给追到。

这份熟练既是源自于他敏锐的观察力。

也是出于一种忠诚。

为了对得起少爷的信赖,无论如何也要将风筝追到。

……

这样的段落,难免让人心驰神往。

我们的这个神秘邻国居然有这样一副欢腾、祥和的光景。

湛蓝的天空,皑皑的白雪,到处都是自由翱翔的风筝,到处都是热情奔跑的追风筝的人。

那么简单,那么纯粹,那么幸福。

这是阿富汗被人遗忘的一面。

可惜的是。

那般的岁月静好,已是梦幻泡影。

在《追风筝的人》的后半部,故事急转直下。

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份脆弱而短暂的美好时光,迅速地破碎,消逝。

在一次正式的斗风筝比赛上,阿米尔和哈桑凭借着亲密无间的配合,赢得了最后的比赛。

拥抱庆祝后,哈桑自告奋勇地要去追风筝。

「为你,千千万万遍!」

但随即,意外发生了。

早就看哈桑不爽的三个不良少年堵住了他。

其中一个为了带给哈桑极致的羞辱,当众性侵了他。

而另一边,一路寻来并目睹了一切的阿米尔本可以施以援手。

但惊慌失措之下,他却选择了远远躲开。

……

阿米尔当时的懦弱暂且不论。

哈桑的遭遇其实「看似偶然,实则必然」。

这是阿富汗内部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民族矛盾的尖锐展现。

哈桑虽然在富豪人家做事,但他却是阿富汗国内地位低下的哈扎拉人。

而阿米尔一家,以及那三个不良少年却都是拥有最高社会地位的普什图人。

由于信奉的伊斯兰教派不同。

前者从18世纪以来,就一直遭受着后者的迫害。

而就在哈桑个人遭遇侵害的同时。

阿富汗这个国家,也面临着一场巨变。

故事的第二年,即1979年。

苏联正式开始了对阿富汗长达十年的入侵。

为了躲避战火,阿米尔和父亲远走他乡,逃亡到了海外。

阿富汗,这个曾经风筝遍布的国家。

从此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,直至今日。

为何阿富汗注定要受此劫难呢?

「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。」

在历史上,太多小国的悲剧都是身不由己。

地处亚洲最中心的阿富汗,自古以来都是联结东亚、西亚、中亚和南亚的枢纽。

也因此,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各大帝国、各种文明碰撞的第一线。

波斯文明、突厥文明、伊斯兰文明都曾影响过这里。

甚至中原文明也曾一度染指。

唐朝鼎盛时期所设立的北庭都护府,就控制过这一区域两百多年。

而近现代以来,情况更甚。

为了进一步提高在亚洲的影响力。

英国、苏联和美国三个超级大国都相继发兵阿富汗。

但由于阿富汗国内大部分地形都是连绵的山地,非常适合展开游击战。

所以这几个国家都未对这里形成长期而有效的控制,吃了一个又一个「哑巴亏」。

阿富汗也因此收获了「帝国坟场」的称号。

不过,这可绝对不是一个赞誉。

各方势力为了自身利益在这里攻伐不断。

真正深受其害的唯有大量无辜的平民。

如果可以选择,他们一定不会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拥有此等美名。

仅在苏军入侵的十年中,阿富汗就有100万人死于战火,600万人流离失所。

而自从美军2001年在阿富汗展开军事行动以来,亦造成了超过30万平民的伤亡。

这便是如今的阿富汗。

与前半段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后半段的残酷现实。

就如同突然断了线的风筝,不知归处。

国家的线虽断了,但人民却还得继续生活。

《追风筝的人》的高潮段落,已是阿米尔离乡的多年之后。

早已成家立业的他得知了哈桑被塔利班打死的悲伤消息。

哈桑的儿子还活着,急需帮助。

为了找到他,阿米尔只身前往了喀布尔。

在喀布尔的街头,他感叹着这里的变化。

并非是通过展示这里的断壁残垣。

而是强调了嗅觉。

由于经常停电要使用发电机,街上现在到处弥漫着难闻的柴油味。

但在阿米尔的记忆中,这里从来都只有香喷喷的烤羊肉味。

这个不起眼的闲笔在不经意间指出了一种莫大的悲哀:

人类善于创造,却也精于毁灭。

在一切的不理性面前,繁荣是那么容易消逝,文明又是那么容易倒退。

可这样的悲哀却能在同一片土地上三番五次地上演。

在极端保守势力的治理之下,本就羸弱的文明可能还会进一步的崩溃。

这种担心绝不是没有来头。

比如1999年,塔利班就曾全面禁止过阿富汗人放风筝。

比如饰演哈桑的小演员,因为在片中拍摄性侵片段而遭受非议。

甚至受到了死亡威胁,只好搬离阿富汗。

再比如,破坏各种文物古迹对他们也是常态。

另一部电影《佛在耻辱中倒塌》就聚焦了塔利班做的一件极度不可理喻的事——

炸毁巴米扬大佛。

巴米扬石窟是阿富汗国内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。

它们曾被西行的玄奘瞻仰。

曾在成吉思汗的铁骑下幸免于难。

曾历经了一千五百多年的风霜雨露仍屹立不倒。

数字技术还原的大佛

如今,我们再也看不到这两座雄伟、精巧的石窟大佛。

只剩下一个被炸毁的模糊痕迹。

而塔利班对于女性和孩童的迫害,更是早就臭名昭著。

也就无怪乎大部分人都对它的归来感到诧异和惊愕。

但,我们也需知道。

阿富汗这个特殊的国家,虽然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战乱不断。

却始终都没有彻底的分崩离析过。

即便国的线断了,人民心底的那根弦却一直紧绷着。

经历又一次动荡的它,前路如何?

没有人知道。

但只要根还在,身为阿富汗人的精神还在,就还有希望。

让我们最后再回到《追风筝的人》。

阿米尔历经波折,终于得知了要找的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消息。

他已经被塔利班带走。

而且带走的头目正是当年那个侵犯哈桑的变态流氓。

只不过,这一次,阿米尔没有再如同小时候那般胆怯。

他清楚地明白自己总该有所行动。

于混乱之中,他顺利带走了索拉博。

只是。

同样受到了侵犯的索拉博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,终日沉默寡言。

此时又是阿米尔站了出来。

作为已经见证了太多苦难的上一代,不愿看到后辈就这样阴霾下去。

他掏出了已许久没有出现的,阿富汗风土人情的象征——

风筝。

将之传递给索拉博的同时,也化身成了为他追风筝的人。

并说出了那句哈桑曾反复在自己面前承诺过的誓言:

「为你,千千万万遍!」

即便相隔了如此漫长的时空,那份牢不可破的信任与忠诚,还是回到阿米尔的心头。

并继续向下一代传递着。

《追风筝的人》故事就这么画上了完美的句点。

但现实中的阿富汗,依然前途未卜。

只希望这个历经磨难的国家,能够早日拾起那根串连人心的风筝线。

让人们心中那张自由的风筝,再次放飞天空。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中公益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